前幾天,「周大觀文教基金會」2012年「第15屆全球熱愛生命獎章」的19位得主,與我在總統府內相見歡,當中有幾位雖然深受身障之苦,可是他們並沒有因此放棄自己,反而勇敢面對現實,接受自己,將困境轉化為挑戰生命無限可能的動力。
戴著護頸的荷蘭籍動物救星格立斯‧彼得(Chris Peters)發表了新書;漸凍博士陳銀雪用唇語提醒大家要多關懷漸凍人病友;來自中國大陸的災魔救星傅春勝醫師拿著親手寫的書和我分享,讓我發現他的正體字寫得相當好;不畏全盲、譜寫樂曲的音樂勇士朱禹豪則是邀請我日後跟他一起彈吉他、唱歌;而要不是單腳鐵人阮錦源現場秀了一段他跑步的方法,我也不會知道原來他鐵人三項(游泳、騎車、跑步)的成績(2小時40分)竟然比我快了幾乎一小時。這些經過淬鍊的旺盛生命力,讓我感動不已。我常說,「行善可以低調,揚善必須高調」,藉由表揚這些生命勇士,一定能讓更多人明白,珍惜生命、尊重生命和熱愛生命的重要性。
那天會後,我拿著漸凍博士陳銀雪用左腳大拇趾花了整整24小時打給我的信仔細閱讀,想著我跟周大觀基金會的淵源。周進華是當年法務部的同仁,郭盈蘭是我在政大法研所的學生。他們的兒子大觀,因病早逝,卻寫下許多感人的文字,使他們夫婦決定成立基金會,紀念大觀短暫而精采的一生,把痛失長子的哀痛,轉化為人間的大愛。
自1997年周大觀文教基金會成立後,身為登記第一號終身志工的我,見證台灣這15年來逐漸從一個愛心輸入國變成愛心輸出國,我們有8%的捐血人口,幾乎是世界第一;認養了30多萬的國內外兒童,比例超高;志工人數更增加到100多萬,台灣人的善舉就像點點微光,點燃了希望,璀璨了生命。
熱愛生命,生命就會擁抱我們;只要不放棄,我們依然能在逆風中昂首高飛。就讓我們一起對自己這樣承諾。